

郭可飞,机制2101班心理委员,2021年10月27日正式成为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宣传部的一员,2022-2023学年担任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宣传部副部长,2023-2024学年担任智能工程学院第十一届学生会副主席。入学以来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山西赛区(2024)竞赛三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晋中信息学院第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奖、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奖、2022-2023学年优秀学生干部、2022-2023学年优秀共青团员、2022-2023学年二等奖学金、2021-2022学年一等奖学金、优秀心理委员。


从第九届开始,一路走到第十一届。这里完完整整地见证了他的成长。而他,也亲身参与了这里的一切。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经历,更是一种深深的幸福,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
初次相遇
从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他便感受到了学长学姐们的热情。正式成为团总支宣传部的一员后,学长学姐们耐心指导新生撰写稿件、拍摄照片,让他初次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情谊。
刚入学时那羞涩的模样,他依旧清晰地记得,仿佛就在昨日。如今,自己已然成长为有担当的大人模样。学生组织对他而言,就如同第二个家,在这里,他收获了最多的温暖与感动。


加入团总支宣传部,是他大学生活里最幸运的一件事情。
那一年,在一位学姐的各种“唠叨”下,他终于完成了第一篇稿件,虽然最终“面世”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但是看着公众号上的“文编:郭可飞”,竟觉得自己的名字在发光,也是第一次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他最喜欢那个周六,七个人一起窝在书院里,共同划分版块,确定稿件内容,挑选插图,并进行排版。在一片吵吵闹闹里,完成了他们的第一份“作品”。

当然,最难忘的时刻,还是大学三年他参加了三次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愿意称之为超“燃”时刻,实践队全员出动,每个人都被分配到了关键的任务,任务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而令他感受最深的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疯狂输出”一边嬉笑打闹地完成任务。






那些一起加班赶任务的时光、那些一起开会的时光、那些一边“疯狂输出”一边嬉笑打闹的时光、那些成功举办完满活动后相互庆祝的时光、下雨了在地上向彼此踏水的时光就这样拼凑在一起,见证了他在学生组织三年的点点滴滴。

在学生会,他经历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非常幸运的是,在这段时光中得以和每一个人相逢,不管是老师,亦或是学长、学姐。其中,对于任文姣老师,他怀有最为深厚的感情。在这三年的时光中,任文姣老师教会了他许多东西,也让他知道了,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敢尝试的。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他真切地体会到了来自一位姐姐的悉心关怀和倾力相助。
有所成长
第一次担任副部长,是手忙脚乱的,甚至第一次给干事们开例会,紧张到手脚发麻。担心初次相聚时气氛不够热烈,会感到尴尬;忧虑自己做得不够好,会让他们对加入团总支宣传部感到失望;更怕这里与他们的想象不符,致使他们在中途萌生出想要退出的想法。如今回想起来,当时内心的种种思绪和考量,堪称一部情节丰富的电视剧剧本了。


十一月,很快迎来了新的挑战。第十一届“家事·班事·信院事”校园记者节系列活动陆续开展,他的任务是联系配合兄弟学院淬炼·国际商学院共同举办活动。接到任务的他有点不以为然,做了活动策划、活动分工、活动海报......心想:这不是也太简单了嘛。
很快他就被自己的盲目自大打了脸。他原以为事情会按计划进行,可现实却事与愿违,推蛋糕的小推车没借到,桌子没落实,场地布置存疑…..他顿时蒙圈,大脑一片空白,正是如此小环节被他遗漏,没有及时督促反映问题。着急,吃惊,紧张......无数情绪涌上心头,让他不知所措,无法调整计划。同时,他的计划也在一瞬间暴露出许多漏洞,之前的推演都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不再顾及面子问题,与老师交流过后,重新对活动具体方案予以规划。事无巨细,小至桌子的借用、人员的调度,大到场地的布置,皆重新考量与安排。尽管过程极为艰难,出现了众多问题,但活动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使他深刻认识到,活动的举办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因素,唯一不变的恰恰就是变化本身。

三年时光中,经历过办不完的活动、做不完的文件、写不完的稿子,无数次被闹铃叫醒的周末清晨,忙到忘了自己是谁的时光。

有一段时间,他几近无法再坚持下去。正值初任副主席之际,一时间,诸多事务如汹涌潮水般纷至沓来。而懵懂的他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无法很好地安排解决,加上学弟学妹们的不理解,很多时候,他都是自己与电脑相伴,加班到深夜。那个时候他深怕自己一个字、一句话说错给他人带来困扰。而越是有压力,他越是顽强。他曾说过:“我就是一个弹簧,压我吧,压我吧,等把我压坏了我再说不行,现在我还可以承受,还可以承受就不能说不行,坚持下去,总有让我弹起来的时候。”就这样,每天虽然忙碌,但是很充实。
独当一面
他最早加入团总支宣传部的动机,是因为想要变得外向的同时提高撰写能力。那是高中的时候,曾因作文写得一塌糊涂,而得到了老师们的一次次指导,其中也不乏受到过批评的时刻,再加上性格内向,从进入大学的时候就从未想过会有登上台的一天,所以初入信院他选择了幕后工作,选择了躲在幕后。直到大三的时候,他深知是时候要改变了。于是鼓起勇气,选择了从幕后向台前走走。

虽然每次上台前都会十分紧张,但上台次数多了也便克服了。为2024级新生宣传委员和团总支宣传部干事开展培训的时候,在短短的准备时间内,他就站在台前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了一个小时。三年的历练,他不再只是躲在幕后的那个男孩,而是逐渐变成了热爱交流的那个学长。


因为完满,他知道了语言的魅力,他开始懂得如何说话,如何处事,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因为完满,学会了如何策划一个活动,如何组织一场晚会,如何协调,如何安排;因为完满,他学会了用文字记录自己和他人的故事,甚至有人用镜头和文字认真地将它们记录下来,也是幸福的。大学三年,他在变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也从一个“不会写稿不敢张嘴”的幕后工作者,逐渐走到台前,成为了舞台上落落大方的学长,也成为了“青春智工的责编”。三年时光让他明白,坚持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回首看这三年以来,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工作,无数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路走来成就与收获满满。通过参与各种大大小小的完满活动,通过与大家互相团结协作,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真正收获到了有用的技能与知识,最重要的是结识了一帮很要好的朋友,与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三年很长,充满着繁重的任务,三年很短,转眼间就要离开这个令人舍不得的地方,三年学生干部生涯已结束,但更多的还是不舍与感动。
总有写不尽的热爱,总有说不出的再见。三年学生干部工作,此刻画上了句号,感谢那些鲜活且明亮的日子,感谢一切磨砺让他得到成长。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太阳下山有月光,月亮落下有朝阳。这是和智能的“约定”,也是特别的青春故事,故事很长,但仍在继续。